
 
| 
 | |||||||||||||||||||||
| 現象 | 原因 | 排除方法 | 
| 焊接過(guò)度 | 輸入焊接能力過(guò)多 | 1.減少焊接時(shí)間 | 
| 2.減小壓力 | ||
| 3.減小振幅 | ||
| 4.調節功率于低檔位 | ||
| 焊接不牢 | 輸入焊接能量太少 | 1.增加焊接時(shí)間 | 
| 2.增加保壓時(shí)間 | ||
| 3.增大振幅 | ||
| 4.增加壓力 | ||
| 5.調節功率于位 | ||
| 6.更換大功率焊機 | ||
| 內置焊件過(guò)高 | 減小焊件高度 | |
| 焊接不均 | 工件扭曲 | 1.檢查焊件是否變形 | 
| 2.檢查焊接條件 | ||
| 3.調整緩動(dòng)速度 | ||
| 焊接點(diǎn)不均勻 | 超聲線(xiàn)高度不均,需重新設計 | |
| 焊頭、底座、焊件接觸面不平帖 | 1.墊補底座 | |
| 2.檢查焊件的外形尺寸 | ||
| 3.在焊件下面墊錫紙 | ||
| 側壁彎曲 | 焊件加筋骨 | |
| 焊件不對位 | 1.檢查焊接時(shí),焊件是否偏移 | |
| 2.檢查焊件組合時(shí)是否對位 | ||
| 3.檢查焊頭,焊件,增幅器的平行度 | ||
| 焊件結合面不緊密 | 1.檢查罕見(jiàn)尺寸,公差 | |
| 2.檢查焊件是否凹陷 | ||
| 3.檢查結合面頂針位置 | ||
| 4.清潔工件結合面 | ||
| 焊接效果不一致 | 一模多件,不能相互通用 | 1.重做模具 | 
| 2.焊件分類(lèi) | ||
| 脫模劑污染 | 清潔焊件結合面 | |
| 電壓或氣壓不穩 | 改善電壓或氣壓 | |
| 材質(zhì)不一致 | 與材料供應商聯(lián)系 | |
| 尼龍焊件有水分或模具潮濕 | 烘干模具,烘干焊件 | |
| 焊件表面有疤痕 | 焊頭過(guò)熱 | 1.檢查焊頭螺絲是否松動(dòng) | 
| 2.檢查焊頭是否破裂 | ||
| 3.使焊頭散熱,冷卻 | ||
| 4.減短焊件時(shí)間 | ||
| 5.如果焊頭是鈦合金,更換為鋁合金 | ||
| 6.如果焊頭是鋼材,則降低放大倍數 | ||
| 氧化鋁污染 | 1.使用聚乙烯薄膜 | |
| 2.焊頭做硬鉻處理 | ||
| 焊頭外形損傷 | 重新制作焊頭 | |
| 焊件內部損壞 | 工件吸收能量過(guò)多 | 1.降低振幅 | 
| 2.降低壓力 | ||
| 3.降低焊件時(shí)間 | ||
| 零件裝配不當 | 1.重新設計裝配 | |
| 2.內部零件與外殼隔離 | ||
| 焊接時(shí)焊件破裂 | 焊件本身應力大 | 調整注塑參數,修正焊件設計 | 
| 結合面出現毛邊 | 超聲線(xiàn)面積太大 | 修正焊線(xiàn)尺寸 | 
| 焊件太緊 | 放松焊件貼合度 |